植物过氧化物酶(POD) 活性检测试剂盒实验操作步骤:
反应终止与数据记录
当反应体系中的颜色变化达到预期范围(通常为橙红色至棕褐色)时,立即加入50 μL终止液(如2 mol/L H?SO?),混匀以终止酶促反应。此时,溶液颜色应迅速变为稳定的黄色。若颜色变化不明显,可能因POD活性过低或反应时间不足,需调整样本稀释比例或延长反应时间重新检测。
终止后,将96孔板置于酶标仪中,于47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吸光度(OD值)。记录数据时需注意标注空白对照(仅含缓冲液和底物)和样本重复孔,确保后续计算的准确性。
结果计算与分析
笔翱顿活性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催化底物降解的微摩尔数(鲍)表示。计算公式如下:
\[
\text{POD活性 (U/g FW)} = \frac{\Delta OD \times V_{\text{总}} \times N}{ε \times d \times t \times m}
\]
- \(\Delta OD\):样本OD值减去空白对照OD值
- \(V_{\text{总}}\):反应体系总体积(mL)
- \(N\):样本稀释倍数
- \(ε\):愈创木酚摩尔消光系数(12.3 mM??·cm??)
- \(d\):比色皿光径(cm,微孔板通常为0.6 cm)
- \(t\):反应时间(min)
- \(m\):样本鲜重(g)
若结果异常(如活性过高或负值),需检查试剂是否失效、操作是否规范,或重新提取酶液排除干扰物质影响。
实验优化与注意事项
- 温度控制:POD对温度敏感,建议在25℃恒温条件下操作,避免高温导致酶失活。
- 反应时间:通常为1-5分钟,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底物耗尽或副反应干扰。
- 样本处理:植物组织需新鲜取材,匀浆后尽快检测,避免反复冻融降低酶活性。
- 试剂保存:显色底物需避光保存,长期未用的试剂建议重新标定。
通过严谨的操作和数据分析,本方法可高效评估植物抗逆性、衰老进程或病原响应中的笔翱顿活性变化,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。
?
电话
微信扫一扫